俄罗斯与其周边邻国:在地缘政治与历史之间(中)
点击“欧亚新观察”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2021年第6期刊发了季莫费·博尔达乔夫的文章《既非亲生母亲,也非继母——俄罗斯与其周边邻国:在地缘政治与历史之间》,对苏联解体以来后苏联空间各国关系以及俄罗斯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外交思想进行了分析。季莫费·博尔达乔夫是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科学研究部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现将该文翻译如下,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回到18世纪
如果没有比地理位置更易变的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其地理位置的特性和优势。2020-2021 年之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新模式最终形成,而其周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则可使人们在俄罗斯的行为中辨别出此前很少表现出来的特性。
全球大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国家由于内部危机及需要说服本国民众相信其现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公正性,其影响俄罗斯周边中小国家的能力已经下降,无力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此外,中国的崛起及其推行积极外交政策的能力迫使美国及其盟国将其外交政策集中在这一方向上,无暇顾及其他方向。
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俄罗斯的所有邻国,都寄希望于大国独自或在联盟框架内为其提供保护,将其作为自己的外交资源。但目前这种希望正在减弱,中小国家赖以结成联盟的国际制度的重要性正在下降。世界主要大国对这些国际制度重要性的下降却处之泰然。
建立在均势而非制度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未必有利于缺乏综合实力的国家的生存。
俄罗斯在原苏联空间的实力优势及其地缘政治完整性,不是其与更广泛国际背景相隔绝的保证。在这方面,存在一个最重要的特殊问题,即对中等地区强国(例如土耳其、伊朗或巴基斯坦)来说,出现了像中国这样可替代西方模式的发展源泉。其结果是,他们的自主性及应对冒险行为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俄罗斯除与西方发生冲突外,还积极与像伊朗、土耳其或巴基斯坦这样的中等强国发展关系,此前这些国家或为其意识形态对手,或为美国的绝对盟友。
因此,俄罗斯与其邻国及与其他中等强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些国家脱离俄势力范围而转向其他国家求得庇护的过渡。这些国家与俄罗斯一样,都在共同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所谓“后苏联空间”在国际政治方面作为一个完整主体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变得模糊不清,但不是以解体的形式,也不是其组成部分被纳入其他权力极边缘,而是正在形成更广泛的共同体。
包括俄罗斯周边地区在内的国际政治,全部回归为更加灵活的均势模式,如同 18 世纪那样。当然,中等强国无力与大国进行平等竞争,但它们掌握着与其实力相当或更弱小国家积极互动的资源。但对俄罗斯来说,土耳其或伊朗在后苏联空间的存在不会构成其生存威胁,就像与俄罗斯具有同等竞争实力的力量中心在那里确立起了自己的影响力一样。
莫斯科对其主权边界以外具有“荒野”特点的国际政治越来越有信心,在那里形形色色的大国都可以发挥作用,如果它们不直接代表西方的利益,俄罗斯都能容忍它们的存在。至于中国,其军事实力与美国一样可与俄罗斯相提并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善于将某些国家变成其利益的盲目代理人。这也是使中俄关系得以稳定的一个因素。
在新的国际条件下俄罗斯的政策如何演化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直到不久前,莫斯科的行为还是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在它与邻国的关系中,除地缘政治和综合实力考量外再无其他更大问题。但是俄罗斯似乎已经开始转向,在与周边邻国关系中,开始理解其自身规模与利益之间需要维持一种平衡。2020 年白俄罗斯、南高加索和吉尔吉斯斯坦连续发生的危机表明,莫斯科有能力根据可能出现的后果与其基本安全考虑之间的关系来作出反应,而不是顾及历史陈规。
以白俄罗斯为例,俄罗斯的行动非常果断,与此前其对民间表达不满即“颜色革命”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早在8月份,俄罗斯最高层就已宣布准备对白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虽然俄罗斯也怀疑卢卡申科政府的忠诚度。起重要作用的是,对白俄罗斯政府采取最积极敌对行动的力量来自于其周边邻国——波兰和立陶宛。无论波兰还是立陶宛,都不是具有自主性的大国,他们在东欧地区代表着俄罗斯敌对者的利益。
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俄罗斯的立场也是由战略优先方向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历史形成的某些期待。在这一事件中,土耳其站在阿塞拜疆一边,但是土耳其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如此令人混沌不明,以至于虽然亚美尼亚遭到失败,但也不能说欧洲或美国在那里的地位得到了增强。长期以来,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土耳其都在充当着俄罗斯伙伴的角色,这使莫斯科相信,土耳其的活跃行为总是能被俄罗斯自身或像伊朗这样的中等强国所平衡。
2020年10月热恩别科夫政府的垮台并未引起莫斯科的严重不安,因为这一事件与有影响力的大国限制俄罗斯影响力的企图并无关联。吉尔吉斯斯坦的权力更迭只是导致其国内政局更为复杂,并未触及俄罗斯利益。此外还可以看到,吉新政府的多项决定具有限制或减少西方存在的痕迹。尤其是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权后,中亚国家开始极为担忧其安全问题。
2021年俄罗斯对阿富汗局势的变化采取了折中立场。这种立场不是基于塔利班过去掌权的经验,而是基于地缘战略考虑,即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及积极看待美国在中东减少其存在。此外,莫斯科对阿富汗事件的立场也表明,阿富汗并未将俄罗斯视为对其主权领土构成威胁的源头。至于俄罗斯在集安条约组织中的伙伴国家的安全,或与之相关的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盟友关系条约,莫斯科的立场也是坚定的,8月份在阿富汗边境举行的军事演习可证明这一点。总体来看,俄罗斯一些邻国加入集安条约组织的军事政治联盟,既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也是其对外政策资源。
上述事例表明,莫斯科在周边地区的行动是出于其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反击基本威胁的需要,这是俄罗斯与两个与其力量平等的大国——中国和美国进行互动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并不是俄罗斯重点关注的对象。上述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根本性,取决于那些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构成俄罗斯与苏联解体后新出现国家之间关系的战略框架。(未完,待续)
翻译/尼基塔
图片/互联网
推荐阅读